“1914年8月1日,德国向俄国宣战,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。中国人觉得谷类作物属于经济作物,欧洲✅人打仗,离自己很远,且中国饱受帝国主义侵略之苦,没有必要参加这个战争。因此,大战开✅㊣始后,中国宣布中立。然而,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极为残酷、血腥的战争,打了两㊣年之后,交战双方损失惨重,法国、英国劳动力严重匮乏欧洲古代㊣军粮。于是,他们就找了中国人,提出希望中国能派劳工赴欧洲。而在中国,一些有识之士早已积极推动政府派出劳工,希望借此参战并争取在战后恢复中国的大国地位。中国最终决定派劳工赴欧洲。14万华工在法国从事最艰苦的劳动,用他们的血肉之躯,冒着生命危险,前赴后继,支援了战火中的法国。据不完全统计,他们中大约有2万人死在法国。2002年春天,我时任中国驻法国大使,与旅法的华人、华侨社团的领导人和法国官方的代表赴法国北部华工墓地扫墓,慰藉长眠在法国的华工。华人华侨扶㊣老携幼,700多人出席了这场活动,场面是很感人的。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若斯潘分别为这次扫墓活动致函,深切悼念这批为法兰西捐躯的中国人”。 ——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
据统计,从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,到1918年11月11日战争结束,英、法等国共从中国招募了14万劳工进行艰辛的战地后勤工作。
前✅往欧洲的中国劳工主要来自山东、河北㊣(含天津)、江苏等省份,年龄在20-35岁之间,其中七成左右来自山东。这14万人中,服务于㊣英军的有10万人,服务㊣于法军的有4万人。